文化宮,時間的種子
一
在這里把歲月言歡,會暴露自己隱形的翅膀
每一天都是上上簽,無需預測與占卜
飽和的回憶,以氤氳的狀態(tài)彌漫
升華后的錦城慢時光,瞬間變現了全部錦州話
不動聲色地看云淡風輕,加速尾音上揚
蓄能自己,蓄力抬頭的日子
“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?”
與喜歡的地標建筑合群,從容地消失自己
定影歲月的氣息,顯影城市文化名片
此刻誰面向這座建筑,誰就嫁接了口若懸河
每個人身份與工人環(huán)環(huán)相扣,涌動成依戀的驛站
來自工人文化宮的獨門絕技,遺世而獨立
在這里練習飛翔的手藝,從劇場里助跑
會推開星辰大海,動能錦州印記的文化力量
二
工人文化宮,錦城獨有的二維碼
熱鬧的演出推翻了夜色
凌空高蹈的聲音像鳥鳴里的水
越激蕩,越膨脹
萬物皆有縫隙
文化宮的縫隙被綻放的戲曲或電影填滿
凝固成門前槐樹上的鳥鳴
化作劇場與影院上空的云朵
文化沒有界限
在十二時辰里囚禁細小蒼茫的記憶
背書脫胎換骨的公共文化
分蘗每個人體內疏密隨心已轉世的種子
我確信群賢畢至的文化宮是蒲公英的種子
風一吹如同信使
消除鄉(xiāng)愁的腫脹與疼痛
凝結一代代錦城人在成長中的奮進
錦城人擅長用文化宮的宏偉建筑補充體質
騰飛的翅膀從不脫臼
每個人身體里欹正靈活的印記如同瀑布
加速度激活了錦繡文化
工人文化宮一動不動
而文化血脈的悠悠盡頭則是自由方遒
這是錦城人最初的力量
也是最終的力量
三
這里有繁華,這里有雅韻
7400平米的建筑面積在解放路摹寫熟識
高雅莊重,傳承文化
錦州人的“大會堂”,卻嫁接了詩與遠方
曾經的每一天都是錦城的風暴中心
掀起工人們鮮活生活,引導城市文化路徑
回旋人間百態(tài),沉淀理和情的世界
錦州工人文化宮,安放靈魂的文化棲息地
如同鉆石同素了碳的異形體,閃光自己
給自己帶來慰藉,給城市帶來恒久的情懷
并以流淌的方式,融入錦城血脈
加速分蘗文化毛細血管,加載萬家燈火
大而精的文化圣地,讓解放路承載了時代記憶
無需密碼,口口相傳聲早已走漏了風聲
徐東顏,遼寧省當代文學研究會理事,錦州市作家協(xié)會理事。詩歌作品散見于《詩潮》《散文詩》《散文詩世界》《浙江詩人》《閱讀時代》等文學刊物,曾獲得百余次全國詩歌大賽獎。現供職于錦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。
錦州市職工服務中心(錦州市工人文化宮)版權所有
遼寧華??萍加邢薰咎峁┘夹g支持
遼ICP備09011782號-1 遼公網安備 21070302000136號